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以杨善洲为镜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云南:领导干部不能在机关作盆景

人民网记者 张帆 江琳 胡洪江

2013年09月18日08:15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他,当官却不像官,脚穿草鞋奔波在田间地头,退休后又扎进大山种树;他被大家称作“老倌”,将边陲保山变成滇西粮仓……他叫杨善洲,原保山地委书记。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像一面明镜,充分展现出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精髓。这面镜子,能对照认知不足,能对照净化心灵。

  初秋,大亮山上善洲林场,青松如盖,凉风习习。

  围坐在简陋的林场工棚里,云南省委常委班子成员踊跃发言,查找自身在学习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中的不足。有常委说,“文件多、会议多、应酬多的三多问题,我虽深恶痛绝,但解决的决心不大,措施不够有力”;有常委说,“以前在县里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是家常便饭,但级别越高,脱离群众的危险越大”……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云南找到一面明镜——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他当官却不像官,几十年保持朴素本色。就是这位被群众唤作“老倌”的领导干部,将边陲保山打造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把一片荒山秃岭育成价值3亿多元的浩瀚林海。

  这面镜子,充分展现了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精髓;这面镜子,能照出斑点污迹,能对照认知不足,能对照净化心灵。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说,“每一位领导干部在他的面前都能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

  为民

  “共产党人什么困难都不怕,就怕脱离群众”

  穿过层层林海,来到雷打树村村民李金柱家的蔬菜地,“一年到头,地都不闲,种萝卜、菜花、包心白……1亩地年收入至少6000元。”李金柱说,过去村里缺水,有地也难种。是善洲书记带头植树造林20余年,才使荒山披绿、细水长流。

  那是1988年,杨善洲退休后没有到昆明安享晚年,而是卷起铺盖,一头扎进风一吹沙尘就满天飞的大亮山。“山不绿,地瘦薄,这是山里的穷根子。”60岁的老人心疼地说:“周围那么多村民,根本没有致富的途径,我是来种树的啊!”

  对群众,杨善洲感情深重。2002年,杨善洲曾在笔记本上写下“共产党人什么困难都不怕,就怕脱离群众,失掉自己。”当时,已是他退休后的第十四个年头,但时刻警醒和维护党群干群关系的意识早已成为这名老共产党人的自觉。

  “做群众工作,首先是个感情问题,有了深厚的百姓情怀,就有了为民利民的自觉自愿。”云南省审计厅厅长刘明这样评价杨善洲,“他处处从农民的角度去理解农民,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么‘为民’,并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官’,这使他与父老乡亲始终保持着一种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

  如今,昔日山光水枯的大亮山,森林茂密得望不着边。林场场长周波告诉记者,按照当年杨善洲与周边村民达成的“国社合作”建场方案:今后树林收益按“国家八成、村民两成”分红。今年,林场决定作个调整:将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的八成分给当地村民。“大爹生前反复嘱咐我们,不能让群众吃亏。”周波说,“先让村民改善生活,也是完成老书记的遗愿。”

  以杨善洲为镜,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云南省委提出第一批整改的8个方面15项配套措施,坚决解决办事难审批难落地难“三难”问题,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同时,向社会公布整改内容,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从现在就改、从身边存在的问题改,改一项、公布一项,做到边查边改、立改立行。

相关新闻

云南:以杨善洲为镜 练转作风之功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先锋模范为镜

 

分享到:
(责编:权娟、赵晶)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视频新闻

理论评论

学习体会

专家辅导